发布日期:2025-07-05 17:04 点击次数:63
原创 多乐西 东西儿童教育
2025年07月01日
1
大家好,我是多乐西。
最近中高考陆续出分,发现了没,一边教育公号在分析中高考越考越灵活,一边又有那么多高分的孩子。
反正现状就是:越是头部,越是一分都不容错。
鸡血、鸡汤、焦虑……我想大家最近都吃到打饱嗝了,烦了,够了。
最近沸沸扬扬的“288分”事件,某大V的话其实就是我想说的:
▲ 图源 贼叉
这几年,其实不怎么允许营销“状元”的,用“屏蔽生”代替,主要目的就是不引起普通家庭的焦虑。我觉得这很好。
但你也应该经历过,很多非一线城市的中学,大考后,是允许放烟花的。
整个片区,整座小城,都能听到“咻咻”、“轰!”,为努力过的所有孩子而燃,也为点起低年级孩子心里的一把火。
夏天的八点多,天还没完全黑,在公园里玩桥牌的爷爷奶奶们听到,每年都会感叹一句:嘿,又一波娃儿考学了(方言:升学的意思)。
作为5G冲浪选手,288新闻我应该是第一波刷到的,当时心里就很不是滋味,但评论区一水儿的祝福和称赞,我还怀疑过我是不是内心阴暗。。。
但只要参加过高考,就明白,考到288分这件事的难度,不小于考650、考700。
前段时间我们刚分析完高考的语数英卷,去年、前年是有点难度的,而今年,基础题非常多。
扎扎实实的记忆、默写、练题,就能拿下。
不需要脑子多活络,思维多综合,能力多全面,只要能老实坐到交卷最后一秒,哪怕放弃语文最难的文言文理解、英语最难的D篇阅读、数学最难的压轴大题,只抓基础中的基础题,语数外三科,能拿下卷面的80+70+80=230分——总分怎么都能到350。
这都保守了。以英语为例,它是一门外语,考查范围全部在语言知识的射程内,也就是词汇、语法。
阅读方面,能把老师在课堂上分析课文的策略掌握了,也能应对七七八八。
英语里要考的阅读策略,主要就6-8个:关键信息、主旨大意、判断推理、猜词、推测下文、作者意图、观点态度、代词指代……而这些,课内老师一定会讲。
能听课、背单词、背语法,哪怕你完全没有课外阅读和小灶,也能搞定英语的90-100分啊!
以上英语拿分的三要素,其实就是初中校内英语的主要任务。一个正常升入高中的孩子,初中基本功都丢了,只能归因为:高中完全躺平。
▲新高考1卷
▲ 八年级的英语课本语法表
所以这并不是“考砸了也没关系”,而是一个简单的“没有努力所以考砸了”的因果关系。
对了,中高考的英语阅读理解里,“cause & effect因果关系”这个策略也是常考。
就怕有傻孩子当了真,立马跟自己爹妈上纲上线:
人家爸妈早就铺路了
人家爸妈不在乎288了
人家爸妈一毕业就准备了苹果三件套了
人家爸妈都不卷高考直接给送出去了
……
央妈估计也回过味来了,撤下了288的宣传。
而有人,也撤下了自己的脸皮,抓住这波流量,开始直播带货。
带货没关系。我的反感点在于,经过这一轮传播,哪怕有一个人,认同这样的“努力”,就几乎全盘否定了幼小初高15年来,无数个真正努力着的孩子,以及他们背后的家庭。
很多孩子幼儿园启蒙英语,小学就达到中考高考水平,不是说中学就完全躺平。他们需要不停地保温,不断地练手,不止卷面的能力,来反哺高考最终的分数。
一生都在力争上游的中国孩子,即使不被理解,也不应该被质疑。
当然,并不是唯分数论,唯高分论。
尊重孩子的不同,赞许TA的点滴进步,这没有任何争议。
前提是孩子认认真真,为之努力过,奋斗过,至少,改变过,争取过。
我们作为家长,拥抱和赞许孩子的所有成功或失落。
收拾整齐,我再目送你踏上另一段路。
对孩子而言,见贤思齐,努力、上进,一直都是一个人身上最美好的品质。
所以我们参与着世界上最公平也最难的考试,求学的日子虽然苦闷,但充满希望。
这些,更值得大吹特吹,爆爆地宣传起来,在一个不确定的时代砸进每个迷茫的孩子心里。
“不会因为碌碌无为、虚度年华而悔恨,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、生活庸俗而愧疚。人的一生,该如此度过。”
我做教育也做媒体,在中高考的收尾季,我觉得最该值得所有网红去抄的选题是:
能不能告诉我们,如果一个孩子认真努力,最后还是成绩惨淡,应该如何归因?
能不能告诉我们,如果一个孩子进入更高学府,依然无法立足社会,又该如何归因?
能不能告诉我们,如果父母全心全情托举孩子,却反被PUA“没钱就别生孩子”,又该如何归因?
2
可能还是同一波坚信学习无用的网友,同时刻,也在清北的课堂上激情开喷。
王虹教授在北大、清华、中科院,连开了几场数学讲座。
有的朋友可能还不认识她,今年3月,34岁的王虹教授在纽约大学的一堂数学课上,分享了她在三维挂谷猜想上的研究成果。
这是一个数学界的世纪难题,因为这一成果,她极有可能成为第一位获得“数学界诺贝尔奖”的中国人!!!
当时她的课堂上挤满了人,从白发苍苍的老教授,到眉头紧缩的大学生,这块黑板,就是“当今数学界的顶级画面”
▲ 图源:网友@很饱的小c
尽管很多人后面已经听不懂了,但全场屏息聆听,讲座结束后爆发出雷动的掌声!
▲ 图源:网友@NickZ
国内外的学者认为,王虹将成为最有机会获得菲尔兹奖的青年女数学家之一(p.s诺贝尔没有数学奖)!
丘成桐院士说:她是年轻一代最伟大最重要的中国学者(就是全国头部牛娃都想去的清华丘班)!
海外关于“2026年菲尔兹奖花落谁家”的投票,她遥遥领先!
国内外学界一片激动、看好的情况下——
网友:怒了,你怎么不说中国话!
讲的人:讲明白了
听的人:听明白了
韦神:讲的真好!我有几点想请教!
普通学生:虽然听不懂但很激动!
键盘侠
为什么北大本科后要去国外读研究生?狗腿子!
为什么你讲数学要用英语?狗腿子+1!
甚至有人带头磕起了王虹和韦东奕的CP!
这一刻,我的母语是无语……
喷子和傻子可能不知道,我们国内顶级高校如清北,本来很多课堂就是全英授课。
王虹教授的学术语言和授课语言,也是英语。
英语词汇,无关高下,有三个层级:
最基层,就是我们的日常用语。
第二层,是非虚构读物里、考试主要考查的的,跨学科词汇、主题词汇。
最高层,tire 3 就是专业的学术用语,只在某一专业领域流通。
非专业人士本来就不要求掌握,也没必要。而学这个的,自然会遇到。就像你打游戏,一定会遇到:triple kill里的triple。
在专业学术领域,英语很“霸道”。全世界的重要学术文件,80%都由英语写成。
因为近代科学的兴起,本来就在英美,我们现在的势头一片大好,可当年着实是后发了。
所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,英语仍将是专业领域的 “通用工作语言”。
但我也相信,正是因为有更多像王虹教授这样的中国学者走出去,带回来,未来的学术语言体系才有可能更多元,才有可能让下一代孩子、下一代学者吃到“红利”。
在人家卯足了劲儿为咱谋福利的时候,网友们能不能别总重点跑偏,别扯后腿?
3
上面的两件事儿吧,可以用一个词语精准概括:无能狂怒。一个没文化营销成绩差,一个没文化输出全靠发怒。
太眼熟了,每当有关于升学,关于学习,尤其关于英语学习的言论,必然有争议。
孩子学个习,我带着娃学好习而已,这是犯了什么天条,总是招恶评?
我之前写了一篇英语新教材改版的分析,除了公号,咱也同步了其他平台,然后我在某平台,爆了
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博主,在如此快节奏时代,网友们能写这么大段大段的文字回复,我想,他们应该真爱粉——大家觉得有没有道理?
本以为大家只觉得英语不配,可以理解嘛,毕竟是外来的……
再定睛一看,平衡了,原来语数外”都是一个鬼样子“都不能学:
但下面这位,真是个明白人!!
明贬损,实爆赞,这位网友的回复,简直就是把《新课标英语》用大白话翻译了一遍!!我认真读了好几遍,向你学习!!
集中回答所有关于“不建议学英语”的提议:
1. 不难。英语学习的标准,不可能等同我们的母语。
听力口语都非常非常日常,简单信息而已。
而阅读看似考理解,实际考词汇
完形看似考阅读,实际考语法
写作看似考思维,实际考词汇+语法
根本不能、不会、不敢给娃上升到考真正的英语思维,好吗!?
就是把英语给工具化了。听懂别人说啥,简单交流和表达自己的观点,读懂英语里的信息,抓到关键信息,能写点中国文化自信就更好啦!
顺带也就别纠结口音问题了,那都不关键,能交流会使用英语,才是关键。
再说,我们中国人说中式英语,英国人说英式英语,美国人说美式英语,有什么问题?
2. 不能撤。一旦英语滚出主科,不纳入考核,别的不敢说,教培一定笑麻了,因为英语到那时就会像赛马和击剑,沦为一小撮人的游戏,门票死贵的,再不是我们普通家庭能轻易触碰的资源了。
义务教育里的英语,就是用最小成本对进行全体扫盲。一,咱要有更高要求,就去自己找补;二,到了初高中,语言知识教得特别扎实,如果娃真志不在此,也够吃了。
3. 不爱国?
真正的文化自信,是学贯中西然后骄傲地说“咱家更好”,不是把头埋沙子里喊‘外面的都是垃圾’好吧?
4. 太卷无意义?那些说内卷无用的人,你倒是去拓展你的外延啊!
正儿八经带娃学习的家庭,会怎么看这个问题?
问:有人建议学校不学不考英语了,你怎么看?
官方回答:啊对对对,不学正好,那玩意有啥用啊,大家不学,我也不学!
内心OS:最好都别学,我家悄悄学,最后就我家孩子一骑绝尘,独孤求败。美滋滋。
我是看透了,成天嚷嚷“学习无用”的人,宣扬“考上好大学也找不到工作”的人,大喊“英语滚出主科”的人……
其实就是同一波人嘛!
就是那群明明是自己懒惰,
也想带着娃一起懒惰,
脑子懒惰、行动上更懒,
以懒惰为荣,
但刷短视频非常勤快,
就是那群基本不盯娃学习,
但要是娃哪天考差了,
先抓起来打一顿,
就是那群极度鄙视别人的上进,
尤其看不上鸡娃的老母亲,
说我们无意义瞎卷,
还非得包装成“时代负我!”、“我很爱国!”的人!
要是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,还是离远一点……
以上,和大家共勉。
今天就写到这啦~
觉得有用的话,记得给我点点赞,英语学习干货周周见,我们一起在小学把英语拉到涨停!
我是多乐西,原高中英语教师,大厂教研负责人,标配英语专八,全国英翻大赛一等奖。
教娃半生,归来发现,英语最好的路,不在学校不在机构,还是要回到家庭。
我是多乐西,没有牛掰轰轰的title,是东西儿童的英语学科负责人,大家的英语群主,原版路线科普博主,分级阅读终生推广者。最后一个自封的,哈哈哈哈!
下一篇:没有了